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初中历史课堂问题预设与生成对策研究” 课 题 结 题 报 告

 二维码 498
发表时间:2018-03-15 15:19

“初中历史课堂问题预设与生成对策研究”

课 题 结 题 报 告

罗田县初中历史课题实验组

课 题 批 准 号:DHA130275(NO.D001)

课  题  类  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教育部重点课题

学  科  分  类:初中历史

课 题 负 责 人:潘玲丽,中学高级教师,历史教研员。

组          长:潘玲丽 总负责课题的指导、组织、分工、协调、汇总、与上级课题组的联系及传达工作。

副    组    长:胡昌明、王红玉 负责协助组长对课题的指导、组织、分工、督促、检查和汇总工作。

主  要  成  员: 潘玲丽 胡昌明 王红玉 童利双 陈向葵 吴先锋 毛红霞

涂新文 方俊峰 金义民 樊贵良 方  锐 董金树 张祖坤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重要人文学科的历史课程更不例外。《课程目标(初中)》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样的课改大背景要求广大历史教师要积极探索,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构建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学习方式。

一.课题介绍

1. 理论研究与教学现实的现状

长期以来,历史课堂存在着重预设、轻生成,或者为生成而生成,生成流于形式,甚至脱离了教学目标。这些都不利于实现有效的历史教学,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近年来很多地方提出“有效教学”为主题的新课程研究,在追求教学质量方面,教学效果方面,有利于建立基本教学行为规范和规程,有益于教师的初步专业化,但是,其追求只是教学效果的基本层次要求,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有差异的,不少教师需要一个较高层面的价值追求,应该让其充分的教学专业自主权,创造更好的教学管理条件和支持平台。学生在这个主题指导下还是过去应试教育客体,还是被动的,接收式个体存在,其主观性、价值取向、个体差异性、成长线性体现严重不足。生成性教学就是要立足于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感悟、理解、体验、知识联动、问题驱动,以及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实质是师生之间及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在教学的境遇中,不断地实现经验的改造与改组,实现师生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

2014年5月,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罗田县历史教学课堂效果,我们决定成立罗田县初中历史子课题组,参加省级“生成性教学实践的价值与策略研究”,承担“初中历史课堂问题预设与生成对策研究”子课题研究任务。

目前国内在生成性教学理论层面的研究比较丰富,在实践层面也有不少探索。已有研究以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居多,缺乏课堂观察、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的运用,特别是大量、系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研究偏少。理论和应用研究探索大多不是来自中小学一线的研究,而中小学一线实践研究又缺乏理论的深层追问与学理考究,易导致实践误入歧途,也不利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无法形成具有实质性指导意见。

2.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通过研究,切实更新教师从教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课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研究,营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课堂;通过研究,在预设与生成过程中形成科学的合理的教师“干预系统”。通过研究,从成功的案例中探索出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符合学科特点和课型特点的、有成效的和具有推广价值的课堂教学生成模式。最后让学生能从历史发展进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经验,形成积极、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为学生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本课题所说的初中历史课堂问题预设与生成,拓展了预设与生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通过课堂结构、形式的预设,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概念定位:“预设”即预先的设计,是指课堂教学前或进程中的准备过程。预设包含了教学理念及在理念引领下的具体教学的操作策略,它是具有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动学习并有机整合学习目标的“理想意图”和操作思想。关于“生成”,目前学术界争议很大。我认为,一是作为动词理解,即产生和出现;二是作为名词理解,即生成了什么,指向一种结果、一种存在物,生成的内容不仅是知识能力还有学科素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通过研究我们有了新的认识:预设与生成是指教师面对课堂、教材、学生应考虑的两个问题─── “学什么”和“怎么学”的最有效的基本定位和假设路径。本研究中的“课堂问题”作如下界定,是指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提前预设的教学提问和教学情境的设置,还包括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疑难问题甚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

本课题特色是研究利用课堂,结合罗田人文资源和学生实际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和知识能力提升。实质上就是架构历史文本与学生已有历史素养结合的一种逆传统的(传统认为预设仅仅是提问、生成仅仅是学生接受的历史文本知识)历史学科素养提升的体系。本次课题重点关注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教师干预系统问题。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活动

1、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外出学习:

①2014年7月,会上听取一系列报告,具体包括宜都市教研室黎明主任关于《生成性教学的研究视角》报告;湖北省教研室“生成性教学实践的价值与策略研究”的开题论证会综述(刘仁健 田泽生、刘合荣);湖北省教研室“生成性教学实践的价值与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还听取了其他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单位的开题报告。在这次活动中,省专家对我们罗田县子课题开题报告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使罗田子课题与会成员受益非浅。

②2015年5月,我们罗田县子课题组部分成员参加了在英山举行的湖北省东片开题论证会。会议上听取了刘合荣、田泽生、黎明等专家的指导性意见,还听取了全省各子课题组的经验介绍,我县涂新文作了罗田子课题研究情况的汇报。

③由县教研室潘玲丽主任带领课题组成员参加各种研讨,吸取其它课题研究的经验成果,指导本课题的研究。例如参加国家级十二五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湖北省重点课题《基于学科背景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等活动。

2、加强内容理论研究学习

①2014年9月24日,潘主任组织罗田县子课题组全体成员召开研讨会。会议主要内容包括传达2014年7月湖北省课题组东片开题论证会相关内容;学习了关生成性教学核心理念和研究方法、研究时间规划等;布置下阶段罗田子课题的研究任务和目标、内容、方式等事宜。

②2015年9月16日,潘主任组织罗田县子课题组全体成员在罗田县思源实验学校召开研讨会。会议主要内容包括总结2014-2015年课题研究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部署下阶段研究的任务和目标、内容、方式等事宜。

③2016年12月8日,潘主任组织罗田县子课题组全体成员召开研讨会。会议主要内容包括:传达湖北省课题组东片开题论证会相关内容。重点是介绍了生成性教学课题研究在全国和湖北省的开展情况,特别是关于做好结题的相关准备工作。

3、先后五次组织生成性教学课堂实践研究

2014年秋、 2015年春、2015年秋、2016年春、2016年秋罗田课题组组织了五次课堂教学问题预设和生成的实践研究。2014秋由方灿主讲《甲骨文与青铜器》;吴雪梅主讲《三国鼎立》;毛红霞主讲《科学思想文化》;2015春王红玉主讲《近代化的起步》;胡昌明主讲《民族团结的加强》;方灿主讲《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童利双主讲《现代史上重大的体制创新》。2015年秋涂新文、陈向葵、吴先锋主讲了“同课异构”公开课《汉武帝“大一统”》; 金义民主讲《评价历史人物》。2016年春胡昌明主讲《新中国建设和发展》;樊贵良主讲《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方锐主讲《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方俊峰主讲《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2016年秋张祖坤主讲《第一次世界大战》;董金树主讲《秦汉的科学技术》;王红玉主讲《秦朝的灭亡》。每次讲完课后,针对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进行议课,要求人人发言,充分发挥集体力量。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大家对课题研究的认识。

三.初中历史课堂问题预设与生成对策研究主要成果

1、加强课前调查,了解学生的学情,作为生成性课堂教学预设的基本模式。在两次初中历史课堂问题预设与生成的策略研讨活动中,大家一致认为要想做好预设与生成,必须对学生的学情有一个全面而充分的了解。通过网络研修过程中吸收北京一教师的经验,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学生的学情,针对学生的学情做出正确的预设,也因为对学生的学情有了充分的了解,在课堂教学的生成过程中也能充分的调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资源的互动,达到生成的目的。如童利双讲授的《现代史上重大的体制创新》,胡昌明讲授的《民族团结的加强》,方灿讲授的《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都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这一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研究。他们都跳出了预设的迷信权威教法、提问指向性不明确的预设习惯,生成也不停留在追求唯一正确答案上。

2、利用课堂主阵地演练逆传统的预设与生成,用实验法检验其效果,课堂教学艺术和观课、议课的能力得到提升。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师有效施教的前提是通过学习,不断提升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素养,掌握知识授受的规律。在这种理论支配下的预设是多种形式的,也必须是有效的。通过初步实验和研讨,认为预设有效行为要做到:单元开始即说明教学目标;告知学生为其求知或学习负起责任;强调所呈现的主要观念;单元结束时复习主要重点或目标。胡昌明组长《四合一与生成性策略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这一课堂教学结构就是基于生成性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产物。还有王红玉讲授的《近代化的起步》复习课时,利用表格预设,引导学生梳理回顾已有的知识,然后通过学生提出疑问,生成新的问题,整个课堂的预设并非教师一连串的提问,却水到渠成突破了难点,实现了精彩生成。

3、初步形成思源学校的“讲、学、练、评”四合一模式和匡河中学的“读、说、辩、思”四步教学等生成性教学策略。针对初中历史课堂问题预设与生成对策研究前期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寻找理论支撑。预设与生成的哲学假设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由此形成新的课程观 (1)知识仅仅是对现实的一种解释或假设。(2)知识不是由教师教给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的。(3)学习者的建构是积极主动的。(4)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知识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5)知识的建构要受到他人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6)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的。(7)学习活动中包含四个因素: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情感;新知识本身蕴含的潜在意义;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4、开辟了两个阵地校验历史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经验在全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根据我们的实际,确定主要依托两个阵地:一是生成性课堂的预设;另一个是教师课堂评价和学业评价(考试)试卷中命制试题的预设。根据“一个理论体系、若干分支的路线”。我们根据吴先锋、涂新文、陈向葵分别主讲的《汉武帝大一统》,在同课异构课型中寻找预设生成的突破口。探究预设与生成的平衡策略。

预设与生成的平衡策略主要有:1.课堂教学的结构式预设。可对课堂教学进行层进式结构和板块式结构的预设,二者都是在设计非精确的、总体的教学概要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复杂性的情况下,进行的弹性的和有留白的预设。2.课堂教学的时效性生成,对远离三维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动态生成”必须及时的制止,杜绝随意的、盲目的生成。一般可采取两个角度的策略:(1)学生:从“先让学生开口”中生成——找准起点;从“巧用学生的话”中生成——由此及彼;从“妙用学生的错”中生成——因势利导(将错就错);从“善用学生的问”中生成——顺势延伸;从“活用学生的题”中生成——趁热打铁。(2)任务:一旦历史课堂出现“预设意外”,教师不仅要沉着冷静。还要牢记围绕历史教学任务这个内核。调整预设,持续生成:①伺“ 机” 而动,价值引导;②随“机”应变,顺应学情;③借“机”施教,放大生成。从而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课堂的有效教学必须是生成与预设的和谐统一。

与此同时,我们试图将预设与生成引进到教师的课后反思和试卷命制中。如:吴雪梅在《三国鼎立》的反思中说“提问过程中仅限于学习基础好的同学,问题涉及范围过小”,一语道破这节中预设与生成存在的不足。老师不缺的是经验,缺的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新的认知。一套试卷,考查知识点、检验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都必须在教师的精心预设下,学生才能准确完成生成。关于这一点全体课题组成员正在摸索之中。

5、综合实践活动延伸到历史课堂,利用校本资源开辟预设与生成课堂研究新渠道。

罗田县人文资源丰富,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我县部分历史教师已经开始涉猎把历史预设与生成课堂带进大自然,让学生“走出大门学历史”。他们打算把这种课型作为初中历史课堂问题预设与生成对策的延伸研究,将会受到学生广泛欢迎。我们历史课题组有义务为其提供研究平台,使之成型并且推广。

6、初步构建预设与生成课堂评价体系

①《罗田县中学生历史学习心理评估测试表》(见附件2)

②《罗田县初中历史课堂生成性教学研究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量表》(见附件3)

③《罗田县初中历史课堂生成性教学研究教师量化评分表》(见附件4)

四.初中历史课堂问题预设与生成对策研究产生效应

1、取得了可喜的教科研成果(见附件1)

在我们的课题实践中,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科研型教师队伍。他们更新观念提升能力,正在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2、罗田县近几年来中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2015年罗田县初中历史中考综合积分获得全市第四名;2016年罗田县初中历史中考综合积分一举获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接连打破了罗田县历史学科在全市中考的排名记录。

五.我们的困惑和反思

几点困惑:课题研究初期经验不足,历史课堂预设过程中无效行为时有发生;中考压力大,受固定思维模式的约束,总是怕放手的背后是成绩的下滑;课堂开放的尺度把握不好,还不能做到收放自如。

反思:课题组成员认为预设生成要遵循的一般原则:

1、预设时向学生呈现知识性的剌激时,要明确肯定,以便学生感官接受。

2、预设所呈现的知识性刺激,应该有系统性,以免学生注意力分散。

3、留给学生足够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遗忘规律,巩固学生的短期记忆。

4、科学性的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形成。

总之,几年来的课题研究给我们历史课堂带来了生机,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了活力,正如王安石的词所说“纵使春风吹作雪,决胜南陌碾成泥”,我们有信心将进一步探索,为提高历史课堂效益,我们努力“为学生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将不会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何成刚西安报告会,2015年9月。

2、《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初中)。

3、《生成性教学的审思》罗祖兵教授、博导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4、《生成性教学:从实践到理论的研究与反思》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合荣(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主办单位:罗田县教育科学研究院     本站由凡科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系统运行服务    
通讯地址:罗田县凤山镇义水南路东20号         邮政编码:438600       电话:0713-5053962
     网站设计制作与维护:雨后修篁      QQ:274312903       网站管理:潘玲丽
website qrcode

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