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新课改和新高考下的《高中生生涯规划》

 二维码 431
发表时间:2019-01-03 10:52

新课改和新高考下的《高中生生涯规划》

林国书   杨波

(注:本文已被《黄冈师范学院学报》录用)

摘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把促进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改革的重点,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权和选择权。但如何选择课程,达到学其所喜,考其所长,将成为学生及家长必须面临的问题。学校有义务和责任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高中生生涯规划就显得十分必要。该课程帮助学生确定职业倾向、选专业、选大学、具体落脚在高考选课,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绘就蓝图。本文就什么是生涯规划、为什么要开设生涯规划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何实施及当前面临的困难等方面做出了说明,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帮助学校老师、家长及学生了解和认识这门课程。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新高考 生涯规划 选课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我国基础教育也正在开启一个新时代。新时代的基础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把促进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适应未来和社会需要作为根本质量标准。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和自主发展的关键期。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对普通高中教育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1]。新《课程标准》兼顾了基础性和选择性,将高中课程分为三类: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目的是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为促进学考协同,2014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新一轮改革正式启动。新高考的重头戏之一就是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在全国统考的语数外三科之外,可以从理化生政史地六科中自主选择三科计入高考录取总成绩,也就是说,高考科目由原来的统考两种套餐变为今后选考的多种自助餐[2]

自主选择的三科选哪些科目、凭什么选也就成了学生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高中生生涯规划》因此应运而生。

一、生涯规划的内涵及课程架构

1.生涯规划的内涵。从广义的角度讲,生涯规划是指人对自己的一生的发展进行预先筹划并为达到相应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它应该包括职业规划、学业规划、婚姻规划、财务规划、健康规划还包括个人的业余爱好方面的规划等等,是以幸福人生为目标的。

从狭义上看,生涯规划指职业规划。它指的是在对自己的基本情况作出初步判断和定位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性格、价值观、能力、环境和社会需求等因素,为自己也设好职业生涯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出有执行力的安排,是以满意职业为目标的。

而高中生生涯规划更多的指向学生在充分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的基础上,初步设定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根据大学相关专业对高考科目的要求,选定自己计入高考总成绩的自选科目,并为这个目标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安排,是以满意大学为目标的。

高中生生涯规划从短期来讲,是确定职业倾向、选专业、选大学、具体落脚在高考选课,而从长远来看,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明确方向、奠定基础。

2.《生涯规划》课程架构。《高中生生涯规划》是新课程体系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必修内容,也是一门循序渐进的课程。高一年级重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和特长,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倾向,了解大学相关专业的选课要求并为选课做好准备;高二年级重在参加相关实践活动,进行初步的职业体验;高三年级重在高考志愿填报。其内容主要包括:

1)唤醒生涯规划意识。让学生对生涯规划知识有所了解,并认识到生涯规划对人生的重要性,了解人一生所要承担的不同生涯角色,树立生涯规划意识;对高考新政策及大学录取新方式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尽快适应新课程标准及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学习生活。

2探索自我。主要内容包括:通过自评和他评,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性格特了解自己的个性初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业规划。学业规划是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导学生分析和理解初中和高中课程、学科知识体系、学习方式和要求等方面的差异,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策略;科学制定三年课程的习计划。根据自己的职业性向,确定自己的选修课程。掌握目标管理、时间管理的基本策略。

4)职业规划。主要内容:让学生在了解相应高校相关专业的基本情况,了解专业发展趋向和人才市场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了解和体验不同职业特点,丰富职业体验经历,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倾向选择提供判断依据;在了解并掌握升学和就业所需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创业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3]

二、为什么要开设生涯规划?

中学阶段是认识自我的主要时期,也是职业生涯规划形成的关键时期。生涯教育是高中学段落实新的教育理念的迫切要求,也是推动学生主动发展的必然选择。

1.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教基二〔201410号)指出,“要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培养目标中要求高中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具有一定的生涯规划能力。《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20169月发布)明确要求加强对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规划学业、选修课程。

2.新高考的客观要求。新高考录取模式从原来的院校+专业,变成专业+院校,一个专业为一个志愿单位,不再存在专业调剂。这种专业导向的录考模式,要求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专业倾向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专业方向及未来就业创业方向,并据此确定自己的选考科目。这种改革将进一步推动高中学生选其所爱考其所长。高中学业完成后再也不是按部就班的升学,而是选择前置,让学生从进入高中起就开始考虑未来的职业方向。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高中三年时间做好生涯规划,成更好的自己,为最终的选择做好准备,便显得比以往更为重要。

3.增强学生发展的主动性。过去学生学习的动力更多的是升学,读一个好的幼儿园是为了上一个好的小学,读一个好的小学是为了上一个好的初中,读一个好的初中时为了上一所重点高中,之后的目标是上一所好大学。进了大学,他们的目标好像已经实现了,感觉万事大吉了。因此,出现大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不愿学习等现象也就不难理解。同时由于缺乏生涯指导,大多数学生对自己适合的职业不清楚,导致专业选择十分盲目,学习主动性不强。智联招聘网曾开展过一个关于“大学专业与职业问题调查,调查表明: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希望有可能的话将选择别的专业;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还想再修一个专业,对所学专业满意的比例不到七分之一。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新高考改革期望学生由外在动力的升学型向内在动力的发展型转变,让学生尽可能早地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大学和专业、确定自己适合的职业,制定好人生发展的路线图,并为之奋斗,树立主动发展的观念。同时也促使高中学校从“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关注学生个发展”转变从而重视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社会及未来职业选择连接起来,不断思考和调整自身发展的道路。

4.国外学校生涯教育情况。国外学校生涯教育起步很早,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都出台了操作性很强的办法。美国1989年就发布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要求学生从小学起就要进行教育与职业关系的探索,要学会决策和进行职业规划。日本颁布了《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为高中学校提供职业教育课程所必要的课程标准、设施实践与试验经费。加拿大也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安排不同的职业日,邀请学生家长或社会人士到学校做现身说法[4]

三、《生涯规划》课程实施建议

(一)充分认识当前实施课程的困难。万事开头难。本次高中课程改革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我国自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深刻的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是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增加学生的课程选择权。而将其选择权落实到位且真正体现改革初衷的配套制度是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可见,《生涯规划》课程在本次改革中发挥着很关键的作用。但我们目前面临的困难也很严峻:

1. 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不具备。一般来讲,课程实施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师资、课程标准及手段。对《高中生生涯规划》这门课程来讲,目前这三个条件基本都不具备。除少数学校有个别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培训的教师外,各高中基本没有专门教师。课程标准方面,除少数几个省市出台了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课程指导纲要或指导意见外,国家层面及大部分省市什么都没有相关具有操作性的指导文件,更不用说有统一审定的教材。同时作为生涯规划课程实施必备的一些测试工具(问卷、表格及其他软件)、高校专业情况及选课要求也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提供平台。对绝大多数普通高中来说,实施这门课程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甚至无从下手。

2. 各方面认识有待提高。首先要提高高中教师对生涯课程的认识,不能认为生涯规划课程只是生涯规划专职老师的事。实际上,一门课程的专业方向、相关职业的能力要求及就业前景等内容只能由该学科老师介绍,其他学科的教师是很难搞清楚的,更指望不上生涯规划课的老师。这对过去只管学科教学的老师来讲,既是一种能力的挑战,也是一种角色的转变。其次,要注意提高家长及学生的认识,要改变他们以前那些只要分数、不重个性特长只选好就业的专业、不选更适合的专业只凭家长做主、对自己缺乏了解等倾向,也绝非易事。

(二)建立生涯教育工作体系。生涯规划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配套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学校领导应对这项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要成立校长挂帅,分管德育的副校长负责,由政教处(学工处)、团委、家长委员会组成的工作小组,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统筹协调生涯指导、心理咨询及师资培养等工作。

(三)加强生涯教师队伍建设。师资是实施课程的关键。各高中学校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要迅速选派一些有一定基础或培养前景的老师参加相关学习和培训。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生涯规划教师的培训和培养规划,逐步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教师队伍。学校内部要逐步建立以专职教师为核心,班主任、学科教师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指导团队。同时,应利用行业精英、大专院校专业教师及家长资源,聘请他们为兼职生涯教师。

(四)开发生涯规划课程。高中生生涯规划的课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生涯讲座:不定期邀请大学老师、校友学长来校做大学专业情况介绍,包括专业发展前景,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等等。同时也可以邀请行业精英、校友或家长来学校分享自己的职业故事,包括需要就读的专业、行业发展前景及福利待遇等,以此激发学生的成长动力和生涯规划意识。

2.生涯专门课程: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了解大学及专业,进行一些必要的职业体验;同时,借助可信度较高的测评工具对学生的性格、兴趣好、职业倾向等进行测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3.生涯规划的学科渗透:新高考需要教师承担起学生的成长导师的角色。教师除了教授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外还应该系统地介绍该学科的发展历史和新的动向,以及对个人生涯规划的意义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有天赋和特殊才能的学生,引导他们按照“兴趣+特长”的方式制定生涯规划。

4.实践活动:生涯体验的时间活动包括:职业体验及影子工作(跟随父母或重要他人,形影不离地体验他们的职业)、研学营及大学学习生活。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农场、博物馆、科技馆、实训园、高校、企事业等场所学生多途径了解和体验不同职业特点,为他们选择专业和职业提供最直接的判断依据。

(五)研制科学的测评及咨询系统。测评系统应包括职业兴趣测评、职业能力测评、职业价值观测评、人格特质测评等个人职业倾向测评系统;大学专业与选课要求介绍、专业情况介绍咨询系统等,以辅助指导学生选课、选专业、选大学。

教育行政部门及教研部门要迅速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及一线教师开发适合本地或本省的课程标准、教材、测试工具和信息咨询系统。各高中先借用其它省份比较成熟的教材,边实践边探索。

(六)营造良好的课程实施氛围。各高中学校领导、老师要深刻领会《生涯规划》课程在高中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中的重要作用,将其作为贯彻新课程标准的选择性教育理念的重要抓手。学校领导要加强宣传、引导,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促进教师积极主动转换职业角色,使其既能上基础性课程、也能上拓展性课程,既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也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既能课堂教学、也能开展课题及实践指导从而成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时代教师。同时要重视对家长和学生的宣传工作,让生涯规划的意识真正深入学生和家长的心灵。

生涯规划是新课改新高考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中教育迈向个性化发展、人性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这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将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大家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使之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1

[2].顾明远翟博.新高考来了,怎么看,怎么办[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128

[3].河南省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课程指导纲要(试行)[Z].河南省教育厅 2015

[4].张子健.看国外中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  四川省人才研究会张子健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angzijian


文章分类: 论文集萃高中教研
分享到:
     主办单位:罗田县教育科学研究院     本站由凡科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系统运行服务    
通讯地址:罗田县凤山镇义水南路东20号         邮政编码:438600       电话:0713-5053962
     网站维护:陈长远      QQ:21101871       网站管理:潘玲丽
website qrcode

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