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三里畈民俗采风记

 二维码 43
发表时间:2022-06-24 17:04

三里畈民俗采风记

                                                凤山镇丰衣坳小学   徐田心

六月十八日,我有幸受邀第二次参加巴源网的采风活动,心情还是很激动的。因此,人早早来到出发集合地-------罗田南门大桥北凤凰雕像广场,竟有好几位比我还先到。

天气预报是有雨的,可天公作美,非但无雨,还艳阳高照,气温还有些偏高。参加此次采风活动的人陆续到达集结地,彼此问候,大家相谈甚欢。

八点整,大家齐集分乘六辆私家车,向目的地出发。约半小时车程就到这次采风第一站——三里畈镇新铺村村部。停车下车稍作短暂停留,然后大家步行向苍葭冲走去。

受疫情影响,大家都带好口罩,自觉接受迎宾小姐体温监测后,沿着小河旁的水泥路向北走了约半里路,就来到了苍葭冲塆口。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形似封闭的山间盆地。犹如世外桃源,人间仙境。盆地四周山峦耸翠,古木参天。一栋一栋砖瓦民居大多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主建筑群的门前,有一口两亩见方长方形池塘。池水清幽,似有小鱼不时在水面追逐戏水。池塘北岸边,建有一座木质凉亭,靠西北岸水中,盛开着鲜艳的荷花,点缀在田田的荷叶之间。引来两位不知名的美女画家挥笔作画。池塘的东面有一丘丘的水田,田里的稻秧已经返青、封行,长势喜人。还有些稻田现在不种稻了,改栽黄桃树,成片的桃林已经挂果了,这些黄桃属于迟熟品种,能错开普通桃子的成熟期,待到果子成熟,又能为乡邻们带来不错的收成。

紧挨着池塘南面有一块较大的人工草坪,上面已临时摆放着一排排塑料方凳,民居前还竖起了一块巨大的宣传牌,上书“湖北省罗田县苍葭冲家学研学营开营仪式”,主办单位有武汉市教育电视台、县融媒体中心以及县文联等单位。第一批参加研学活动的是义水学校一百多名师生。啊,我们巴源网二十多人竟成了不速之客!

就像有的人喜欢蹭别人无线网一样,我们也成了这次开营活动的蹭客。想到此,我也没心情当看客了,独自一人去参观民居去了。

我先走向一栋挂着“家学展馆”的土坯砖瓦民居。大门前有四级条石台阶,大门向内凹进约半米,上有木质斗拱门楣。大门的两边刻有一副对联:“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示儿孙两条正路惟读惟耕”。

走进正门,是有两口天井的上下堂屋。堂屋正中摆放着一顶木质喜轿,一看就是有年头的老古董。我是从没看到过轿子实物的,有些好奇,于是拉开轿门看了看,心想坐这玩意儿未必有我们今天坐的车舒服吧!堂屋两边上下各有一间厢房,下堂屋左厢房陈列着丁氏一本本厚重的族谱。记录着丁氏族人自明清以来六百多年辉煌的历史。丁氏先祖们秉持“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的古训,以“晴耕雨读”教化儿孙,终于成就了丁氏家族耕读传奇神话。门中先后出了三进士,五举人,三十多个秀才。不得不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奇迹!

其它几间厢房分别陈列农耕器具和生活器具。对于上世纪中叶出生的我们这些人来说,并不稀奇,可对今天的孩子们来说,是稀罕物了。我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被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的。乡民们真的很了不起!这些实物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农耕文明历史的见证,是不可多得的真实教材。

从“家学展馆”出来,我又走进了它右边的另一间展馆参观。正门上方挂着“苍葭冲党小组活动室”几个红色的大字牌子,显示出了它鲜明的时代特色。

这间民居的顺身比刚才那间要短两三米的样子,内部结构大致相同,也是前后各带一口天井的上下堂屋。我被堂屋正中悬挂的一块巨大牌匾吸引住了。牌匾的颜色灰暗,似有烟熏火烤的痕迹。匾的正中书写“豆四新堂”四个楷体大字,匾的两头依稀可辩认出“进士”、“嘉庆”等繁体字样。我正瞅着匾,碰到了一位不知是否是住户的村民,就向他询问:“豆四新堂”是什么意思?”他先纠正我说:“不是豆四新堂,而是堂新四豆”。是屋主人七十岁所建,“四豆”就是“七十岁的意思”。

我笑了笑就没有做声。“四豆”什么时候变成七十岁代称了。不是“古稀”代表七十岁吗?我的解释是“做豆腐的丁老四在他七十岁的时候所建的新堂屋”。“堂屋”两字读出来只发“涛”一个字的音,是“堂屋”两字发音读快以后形成了“涛”字的入声音。这种房屋的功能,相当于现在房屋的客厅,当年应该是专事祭拜祖宗或家族议事之用。这块巨匾能躲过上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归的浪潮,实属不易。从它上面显示出历史的沧桑感和厚重感。

看到它,让我想起了儿时读书启蒙地方——我垸里的公共堂屋。正面墙是青砖上顶,正门四根方形石条砌成,两扇门板用约三寸厚的松木做成,门里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带圆孔的方石,砌在离地约一米的墙中。关上堂屋门,再在圆石孔中插上一根圆木杠,就是门栓了。外边有多少人也推不开它。只是结构有所不同。走进大门,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小天井,中间是过道,走上两级台阶就到了下堂屋。中间有木柱屏风隔断,屏风两边有木门,从门中走进去,中间有一口大开井,地上有石头砌成的阳沟凼。因为阳沟凼有暗剅与外面相通,不管下多大的雨,阳沟凼也不会满的。

从阳沟凼左右两边再上两级石阶,就到了上堂屋。这就是我们附近两三个村民小组孩 们的的教室。教室里有几张自带的小方桌,凳子也是各人从家里自带,最有特色的是一张特大课桌,是用一块牌匾制产成的。四角用青砖砌四个墩子,做桌脚,牌匾铺在上面当桌面,桌面正中也有四个大字:“克巳奉公”,两边也有小字,写什么就记不清了。这张大课桌四周围坐十多个小伙伴,上课时就是我们的写字桌,下课后又成了我们蹦跳翻滚、嬉戏打闹的舞台……

一声“巴源会员集合中了”的喊声,把我从回忆的思绪中拉回到现实中来。于是我们一行人又步行走出苍葭冲,驱车赶往另一个采风地——七道河杨家塆。一条水泥路向北顺着山势蜿蜒而上,依然是满眼的苍翠,所不同的是路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这些花并非是野花,显然是人工种植的,是供游客一路观赏的。

到了杨家湾,看到的还是参天的古木,看不到一栋楼房的影子,只见一栋栋砖瓦民居,依山而建,散落各处,显得较原始古朴,只有村中的一间公厕,装有抽水马桶,才显出一丝现代气息来。大家都在采访、拍照,忙得不亦乐乎!

这次活动中,有一位小伙子,总是面带微笑,为大家忙前忙后,确实让人感动。王总介绍说:“他叫蔡世峰,是三里畈镇毛家咀村专业导游,这次特邀他专职为我们这次活动服务。回程时,他独自骑着一辆摩托车走在车队的前面,将我们带到七道河村部,据说是妇女主任家里吃午饭。大家围满两张桌子,对满满两桌农家饭菜都赞不绝口,吃得津津有味!

饭后,各自乘原车返回罗田。本次采风活动结束,我期待着下次的采风活动更加精彩!


     主办单位:罗田县教育科学研究院     本站由凡科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系统运行服务    
通讯地址:罗田县凤山镇义水南路东20号         邮政编码:438600       电话:0713-5053962
     网站设计制作与维护:雨后修篁      QQ:274312903       网站管理:潘玲丽
website qrcode

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