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浅谈新时期老师“教”与“育”的关系转型

 二维码 314
发表时间:2019-12-13 15:18

浅谈新时期老师“教”与“育”的关系转型

凤山中学 左小雄

“你是搞教育的吗?”

“不是,我只是个教书的!”

这是近段时间网上经常看到的一句话。看多了,不禁令我深思:“搞教育”和“教书的”不一样吗?

与同行一起交流收获不小,甚感确实是不一样。且大有区别!

先说说“教书的”:《古文观止》上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书上解释:“道可道非常道”,“传道”,就是传给人们通往“彼岸”自由世界的真理,这是“大道”。也可以理解为老师传给学生一条道路,一个方向,一种思维方法,一种科学理论体系。 “授业”,“业”可以理解为事业,即人们的求生存的技术与能力。可以理解为“七十二行”所需要的专业技能知识。 “解惑”,“惑”是疑问,疑惑,即人生历程中的困惑。

查阅交流中才知:“教书的”只是传给学生以书本知识而已。

再来看看“搞教育”:“教育”即是既要“教”,又要“育”。简而言之,“教”就是履行一个“教书的”的责任,“育”就是“育人之心智心德”,把未成年人育成合格的社会公民,育成一个有孝心、有爱心、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对于一个老师来说,“育”和“教”的位置谁为主?谁又该为次呢?我想先得看看对一个正常社会人的要求:良好的品质是前提,而后才会去考虑其知识水品能力。也就是常言之:“有才先需立德”。没有育成一个思想积极健康向上、习惯行为端正的人,“教”只能说是一片苍白无力的。所以,先需“育”,而后才是“教”。

作为新时期的老师,如何在“育”和“教”的位置上摆正姿态,让“育”良性发展,让“教”收获显著呢?我在近年的德育工作中有以下两点心得,与同行共勉。

一、用淡名薄利的心看待眼前的利益,把育人之责放在首位。

目前,社会、家庭,更是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主要依据是基于教师的教学成绩上的考核。在旧的体制遭同行批判,新的育人风范尚未形成时。教师的压力也是主要来源于此。作为我们学校来说,教师严重超编,考核成绩在后面的老师,往往就是“歧视”的对象。所以,作为老师来说,提高年度考核的分数,提升形象,是首要任务。老师的这一压力,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的“重教”而“轻育”: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书本知识,养成良好的考法考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虽然,学校老师在注重“业绩”的同时,为培育未成年人的道德修养付出了巨大努力,使未成年人主流在健康成长。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由于未成年人特殊的心理、身体特点,又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他们中间的道德缺失问题日趋突出。表现在抢劫、盗窃、伤害、杀人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泯灭人性,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罗田一中、云南楚雄中学惨案正是这一问题的凸显。

2010718日央视12台《庭审现场》栏目播出的《儿子为什么要杀死父亲》中,主人公范中良,本是一个天性善良、勤劳朴实的少年,父亲平时对他要求很严格,期望他能考上重点大学,在范中良尽力之后,仍然事不如愿,高考落榜后,父亲对他彻底的失望了,看他总是不顺眼,动不动骂他“猪”、“废物”。面对父亲多次无端的辱骂和殴打,他的自尊心、人格在一次次发生扭曲。积怨了多日的恼怒、怨恨终于有一天爆发了,他提起刀杀了他的父亲,我说,这不是范中良的错,只能是他父亲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家长权威高高在上”、“一言堂”和扭曲的“望子成龙”观酿成的悲剧。

研究新时期未成年人道德缺失的案例,具体表现在:良莠不辨、心理脆弱、滥交朋友、讲哥们儿义气、没有是非观念;厌学、贪图享乐思想严重;沉迷网络不能自拔;把早恋当作自己一种炫耀的资本;犯罪方式更趋隐蔽、手段更趋残忍等等。

眼见一个个道德流失的未成年人,我们不禁要问:教好了自己的学科就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么?看到一个个未成年人的失足,老师的心就不痛,不自责么?我又不时的问自己:读书时代老师们呕心沥血,所授予我的知识,在现在的工作当中用到了多少呢?而令我一生受用的又是什么呢?——是端正的品行、良好的情操。想到这些,我们还能晚上睡得着觉,白天只顾上好自己的那两节课就好了么?所以我说,我们应该立即摒弃用教学质量来衡量老师的主要标准的体制,我们应该抛弃眼前的、局部的、短期的追求文化水平的高低的误区,把眼光看在更长远的人的思想教育上去。当今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应该给新时期的道德教育带来新的课题,学校是德育的主要场所,中学阶段更是未成年人品行趋向稳定的时期,新的时期、对象、环境、更需要我们教师与学校因地制宜、因材教育、与时共进,更深入的探讨中学时期的学生德育的内容、方式、目标和方法等。

二、用温暖关爱和学生融为一体,把全体学生的发展放在心中。

我们成人在心理上认同:越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越会受人尊重。如果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往往就是把自己隔闭起来。越是学习有困难、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更是不能放弃。

在我班有一个学生叫付超前,他是这一学期转入的插班生,上学期在第二小学读,问他转学的原因,他总是低着头不愿说,还是他的母亲告诉我:上学期期末考试前期,因一次课外时间,班主任方老师看见他与几个同学一起在操场打球,不进教室复习,于是就当着全班同学严厉的批评他:“你认为你很聪明吗?都复习好了啊?你看你上次的考试成绩!什么‘超前’啊!我看你不叫‘超前’,干脆叫‘朝后’还好。”班主任的一席揶揄,令付超前抬不起头来,自尊受到很大的创伤,整天想着的是老师的责骂,同学的鄙视,结果,期末考试一塌糊涂。这学期开学,他坚决不去报到,于是他的父母就找到了我,才转入了我这个班。

成人亦是如此,何况是学生、孩子呢?老师的轻易指责批评,会激起学生的自卑感、不安全感甚至反感。在2010年春季我校师德师风考核中,组织了学生对本班科任老师的评价量化。其中,那些分数较低、不受学生尊重的老师,都是一些经常对学生施以否定评判,甚至体罚、变相体罚落后学生的老师。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少年儿童心灵坦荡纯真,活泼诚实,可塑性也大。作为成人,应保持一颗爱心、童心,蹲下身来,与孩子平等相处,在施教中富于耐心,空闲之余,多多交流,一起娱乐。这样就消除了代沟距离,彼此之间才会无话不说,心中就会荡起爱的浪花,易于开启他们的心智,照亮他们的心灵之窗。

新科是班里最腼腆的一个学生,长得愣头愣脑。他的母亲多年在外打工,父亲是一个教师,对孩子的管教一向很严厉,总是教导他: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才能考上大学?每次在新科放学回家后,他总是给新科布置大堆的学习任务,帮他安排好假期的学习计划。而“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整天的看“四角的天空”,新科就对父亲产生了敌对、叛逆的情绪,表现为寡言少语、消极。

新科在一次作文中,写给他父亲的一段话:“你说你累,难道我就不累?每当我想轻松一下的时候,你就会出现在我的面前……”当我读到“尾记:老师,我现在回家就有种烦躁的感觉,我真不想学校放假了才好。”心中更是久久不能平静。

我决定在一次放假之前,约新科的父亲来学校好好交流一下。

我说服了他的爸爸在放假后,給新科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让新科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娱乐时间,我还要求他爸爸在这个星期天带新科逛逛超市、绿化广场,买一些新科喜欢的故事书和喜爱的零食。

周末收假新科来校后,兴奋的找到我问:“老师,你真神!你用什么方法说服我爸爸啊?”我反问新科:“你喜欢爸爸吗?”“喜欢,这个星期像是变了个爸爸一样。”

从此,父子关系融洽多了,新科也变得比以前开朗了些,不时的看见我,还笑眯眯的蹦一句:“老师好!”

看到新科的变化,我在心里感到一种莫名的欣慰。望子成龙作为成人的出发点,本身是善意的,但不可急功近利。殊不知,这些不能被孩子“友善”接受的东西,往往导致了相反的结果。长期处于这样一种状态的学生,他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会发生质的改变,严重时会出现走极端的不良倾向。

《道德观察》栏目播出的《冷漠的亲情》的故事,讲了年仅5岁的主人公黄中小玉懂得爱她人,对别人给她的任何一点点好处,哪怕是一根两块钱的冰棒,她都会记得感恩。小小年纪,热爱学习,孝敬母亲,黄中小玉的良好品德正是来源于她母亲黄春年的悉心教导。用黄春年的话说,她和女儿是心灵交融、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黄中小玉懂得给母亲分忧,在母亲生病时,她用幼嫩的小手给母亲洗手脸、洗脚。黄中小玉生病的时候,看到母亲担忧自己的泪眼时,她用幼稚的双手为母亲檫拭,还乐观的安慰母亲:“别哭妈妈,等我好了,我们一起去滑冰,去公园玩。”

作为新时期的老师,不可以老眼光对待新时期的学生,将“育”至于“教”的位置之前是非常必要而迫切的。在“育”成一个心理积极健康的人,有上进心、有爱心的人后,才会有资格再去说“教”的责任了。我们在否定封建的“三纲五常”的同时,不禁也为几千年的“仁爱”之至理名言拍手叫好。与被教育者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平等的关系,积极研究新时期德育中的新思路、运用新方法、以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用“爱”开启代沟之门,与学生的心交融于一体。这样才会使教育在和谐、高效中良性发展。


     主办单位:罗田县教育科学研究院     本站由凡科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系统运行服务    
通讯地址:罗田县凤山镇义水南路东20号         邮政编码:438600       电话:0713-5053962
     网站设计制作与维护:雨后修篁      QQ:274312903       网站管理:潘玲丽
website qrcode

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