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二维码
426
发表时间:2018-06-07 09:28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覆船山小学 吴光磊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考和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落实这一点,我对课文进行了“重组”,即以“喜欢谁”(伽利略、亚里斯多德)作为学生思维的主线,让学生从书中或课外资料中去理解、感悟伽利略的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当我让学生谈谈“你喜欢谁?为什么?”时,班上学生踊跃发言。他们各抒己见,据理力争。他们那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的自信姿态、那不说服对方誓不罢休的决心,让我为之感动。当学生从书中充分明白了伽利略从实验中证明了亚里斯多德的话是错误的时候,人们对伽利略的态度也由责备到怀疑到相信,这时我就抓住时机又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人们对伽利略的态度改变了,那喜欢亚里斯多德的同学你们的态度改变了吗?有的同学这样说:“我还是喜欢亚里斯多德,他说的这句话虽然有错,但他给人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人们还称他为‘学问之神’,但是我也喜欢伽利略……”这不仅证明了课标指出的“课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独特体会是多么的深刻精辟啊!
上一篇《生命 生命》教学反思
文章分类:
案例反思
|